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十九章 马超大婚(下)(2/2)

作者:琨大少
再往深处细想,接下来的赏赐,更令人震惊莫名

九锡之礼,可不是谁都有幸能享受到的要知道,九锡可是天子赏赐给重臣,而且是立有重大功勋的重臣的最高礼遇了,凡是被赐予九锡之礼的人,都有着“入朝不趋,参拜不名”的特权了。在这个时代,大臣们上朝参拜天子之时,为了表示尊敬,是要以小碎步觐见的,既是所谓的“趋步”;而在大臣们进殿之前,需要有天子的司仪官,在殿外大喊前来觐见的大臣的官职和名字,征得天子的同意之后,才能踩着趋步去觐见皇帝,而受过九锡之礼的人,则是不必在脚踩趋步,亦不必司仪官呼喊官职姓名,便可以直接去朝见天子了。获得这项特权的人,历来都是朝廷重臣中的重臣,无一不是名震朝野的实权人物,现在刘协赏赐给马超这项特权,无疑是在不惜一切代价的想要拉拢马超了。

最后一条,相比前两条,更加令人震惊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开府仪同三司,虽然听起来没有前两条那么高大上,可其中的实惠,却是远胜前两条的。如今大汉衰败,天子势微,即便是受了九锡之礼,也不过是名头上好听一些罢了,连真正的天子威仪,都已经跌倒了冰点,更何况是九锡呢但开府就不同了,开府是指处于大汉官制顶端的少数几人,可以建立府署并自行招募属官。

也就是说,自行招募到的人才,可以在府署中任职,所担任的职务,是朝廷认可的。这就解决了马超一直以来,每次想要为麾下的众人升迁,都必须要先上表到长安,获得刘协的同意之后才能正式授予官职,从今以后,这道繁琐的程序,便可以免除了至于后面的仪同三司,也是说马超的礼仪待遇,一切参照“三公”的待遇标准进行了

所谓三公,便是总领全**政要务的三个官职,他们只对天子一人负责,进而约束百官,治理天下,权力极大。只是三公的职位,历年来称呼不同,有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有时又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有时又冠以其他的称呼。三公的称呼虽有不同,实则职权却并无多大的变化。比如现在权倾朝野的董卓,便霸占了太师的职位,而同为三公之一的王允,却是司徒的官职,可见当今的朝政,是多么的混乱,连最高的三公官职,都被混用了。

想当初,袁绍靠着一个“四世三公”的背景,便能成为十八路诸侯的盟主,由此可见三公的影响力之大,而马超如今成了实实在在的“仪同三司”,他所将要拥有的名望,又岂是那时的袁绍可以比拟的

所以说,这最后一条,才是重中之重。刘协难得的豪赌了一次,把赌注全都押到了马超的身上,给了他近乎于裂土封国的权力,可见他拉拢马超之心,是如何的渴望与坚定了。以至于诏书宣读完毕之后,包括马超在内,都惊呆了,在场的上百人,竟是一片鸦雀无声

“君侯,请接旨吧。”使者的声音,将马超在震惊中拉了回来,马超连忙行礼,而后接过了天子诏书,宏声说道:“马超接旨,谢陛下隆恩”

“冠军侯,陛下冒了多大的风险,才命老臣来传这样一道诏书给君侯,想必君侯心中也是有数的,还望君侯勿要辜负了陛下的厚望啊。”在马超接过诏书的时候,传旨的使者趁机低声说道。

马超站起身来,凝目向使者看去,发觉这个使者年纪约接近六旬,年岁虽高,双目却炯炯有神,透着常人所没有的智慧。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