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泰北边境线界河东西两岸上的一个大村寨,界河南面属于泰国一方又叫大其力。这里是两国交通的主要道口。这样一来,这支中国部队返回云南已经不可能,去泰国的通路也被截断,已经变成了瓮中之鳖,只等着全军覆没了。
但是古代兵书中所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在这场实力悬殊的战斗中却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一万两千名缅甸政府军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的配合之下向小孟捧发起进攻,李国辉把部队撤到山头上,组织交叉火力网对付在头顶上盘旋的四架飞机,一下子居然打下了两架,只有一个飞行员──也就是后来的缅甸空军的总司令──跳伞逃命了。
缅甸政府军利用军事优势发起了地面总攻。李国辉带领部队巧妙地撤退,立即重新组织兵力,由谭忠带领一支部队潜往孟萨,去了端政府军的指挥部。就这样,李国辉率二千人的残军,痛击缅甸政府军二万余人,取得了胜利。
与此同时,中国境内大量地主、富农、旧军政人员以及对中国**不满意的、怀疑的老百姓,通过云南、广西的国境线逃离中国大陆,形成了一次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难民潮”。据台湾的学者估计,人数高达几百万之多。即便打一个对折再打对折,也有几十万人。这些人走投无路,听说李国辉打了这样一个胜仗,纷纷来投。于是李国辉的部队,迅速扩大到了九千人。当然,在此期间,缅甸政府军对失败很不甘心,又数次派兵来犯,不过,在李国辉等人的“努力”下,缅甸政府最终还是不得不与这支国民党残兵达成了不在纸上只在实意的默许“条约”,并彼此心照不宣.
这期间,李国辉又发动了一场“军民联姻”运动,动员没有家室的军官娶当地民女为妻。孟萨大土司也怕汉人军队翻脸不认人,会把政权连同夫人小姐一起“接管”,所以积极配合,把他的一个小女儿嫁给了参谋长钱运周,叫小儿子认李国辉做干爹,还鼓励头人和百姓把女儿嫁给汉人。──李国辉当然知道政府军是大土司请来的,但是当地的头人和百姓都听大土司的命令,收服大土司,就等于把东掸邦所有的头人和百姓都网罗到自己麾下来了。
李国辉坐镇孟萨,土匪武装纷纷归附或纷纷外逃,护商也就是武装走私鸦片几乎成了李国辉一统天下的独家行业。可以这样说,金三角武装贩毒的行当,是李国辉和钱运周一手创办并发展起来的。后来的李弥时代、罗星汉时代和坤沙时代等等,都是“摘桃派”,都是李国辉的事业继承人。
当然,金三角的著名也是以后的事情了。国民党小股残军以少胜多,打败缅甸政府正规部队的消息在战后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李国辉的“光辉业绩”,震惊了东南亚,震惊了全世界,特别震惊了台湾。蒋介石听到了金三角两千多人战胜了一万两千有飞机大炮和坦克配合的缅甸政府军,惊讶地问当时正在台湾的李弥,也就是原第八军军长:是谁在那里指挥的战斗?可是李弥根本就说不出来。蒋介石对这支英勇善战的部队十分欣赏并寄予很大的希望,授予李弥“云南省政府主席兼云南绥靖公署主任”和“云南人民**救**总指挥”两个头衔,要他立即到金三角地区去发展壮大这支队伍,成为反攻大陆的南方基地。同时,还没忘向李国辉等人发电报慰劳。
收到台湾慰劳电,李国辉等人感动得痛哭流涕。他们经受了多少艰难困苦都不必说了,国民政府终于又管他们了,他们找到了娘
1950年秋天,李弥到达泰北。他是坐船先到香港,在香港停留了一些日子,与一批旧部接触之后,这才飞到曼谷,在清莱打扮成马帮,到达泰缅边境的孟板,在一家小布店里会见了李国辉和谭忠。他不敢立刻就到李国辉等人驻扎的孟萨去。因为李弥深知自己这个“新任总指挥”依旧是一个兵也没有的光杆儿司令。他怕现任总指挥和副总指挥不肯交出军权。如果李国辉和谭忠不肯交出兵权,那他可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的。不过幸运的是,李国辉和谭忠都是黄埔出身的正统军人,得到了蒋介石的命令,就坚决服从,表示一定效忠校长和老长官,把军权完全交出。
可是,有了组织,有了新任的总指挥,新的问题也来了。在淮海战役中逃了一路,在云南解放战争中又多次逃蹿的李弥在得到指挥权后并没打算带着大家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或者带大家去台湾,而是非要反攻大陆。可此时的9师的弟兄们早就已经不想打了,长年的征战,使得**官兵只想早点儿回到一个安定的环境之中,但李弥坚决不答应。李弥想在蒋介石那里要资本,便把这支第八军残部当成了证明自己实力的证据。休整一年之后,李弥要求9师反攻大陆。一开始,**攻势迅猛,连夺四个县城。但是,解放军毕竟不是缅甸政府军那样的软脚虾,尤其是当时驻扎云南的还是赫赫有名四野一部,统兵者更是后来十大将之一的陈赓,岂能由得一小股残敌如此作乱?于是,在初时的猝不及防之后,第八军残部就这样落败,被迫再次退回了缅甸。而此时的缅甸军已经和印度达成了协议,决定由印度出兵协助缅甸军赶走国民党残兵。这是一场恶战,**虽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也是惨胜。不过,国民党残兵以不足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