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五章 肆意妄为(2/4)

作者:墨落皇朝
功,杨少安的地位都不会那么重要。

目前对朝廷而言,能彪炳史册的大捷,无非张俊的明州大捷。

彼时行在近在咫尺,怎么胜的,赢的又是谁,众执政心里洞若观火。

但凡武将们顶事,也不用他一个当朝宰相,在政事堂开小会为杨少安辩驳。

“刑不上大夫,不杀读书人,这是太祖遗训。

那石碑所刻,流传近百年,靖康之中已经得到验证。

文臣乃我大宋立朝之本。

杜公美就是再不堪,也不是杨少安区区一弱冠进士可以处置的。

如今他敢处置杜公美,以后是不是就敢效仿霍光啊?”

吕颐浩要开小会定调子,赵鼎自然不会让他如愿。

回护贤婿,并不一定是要说好话的,有时候激奋之言,作用或许更大一些。

“元镇此言就过了。

如元镇所说,杨少安不过一区区弱冠进士。

在朝堂之下,就是我等子侄辈的小娃娃。

年轻气盛,在座诸位哪个没有过?

效仿霍光,元镇,此话不可再言。

去将枢密院诸位请来,杜公美之事牵扯甚大,还是要说一下的。”

御史中丞赵鼎紧追不放,让吕颐浩有些不快。

赵鼎算是当今圣上信重之臣,一力要杀杨少安,到了内殿奏事。

圣上未必不会听从赵鼎之议,折了杨少安,东南半壁就无有宁时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与吕颐浩想的差不多,枢密院那边对于杨少安也是极为推崇的。

枢密院主管军务,张浚的枢相那是挂职,借杨少安之功,挤走张浚。

也是枢密院上下的共识,一个不能主持枢密院日常的枢相,那就是个摆设而已。

政事堂与枢密院达成一致,吕颐浩瞥了一眼赵鼎,也不再多说什么。

二比一,即便御史台有弹劾之职,那也只是言官,真正做事的还是政事堂与枢密院。

十余人的执政团队请旨内引奏事,早有准备的赵苟爷内殿接见。

一番唇枪舌剑之后,赵鼎带着御史中丞权江东宣抚使的帽子,准备去建康查探杜充之死的详情。

一切都在各人的预料之中,赵鼎此番北上,除了查杜充之死,更重要的责任是确定行在的下一步驻跸之地。

想着择婿的赵鼎,正在筹备北上。

他眼中的贤婿,却在建康的朱雀门前,将上官悟踩的弯腰塌背。

“贼厮鸟,杨夫子让你半月之前下了建康府城。

这半月时间,你就是这么操持的?

这半截的城门,比勾栏女子的抹胸还低。

你这贼配军,是想用这破城闷杀杨夫子吗?”

坐在马上的杨博,脚踩上官悟的肩头,手中的葫芦金瓜挥舞。

几次作势欲打,几次又止住了。

上官悟虽说是个菜鸡,但一路走来算是听话。

当面打死,杨博怕场面难看,惹得自己吐在当场。

言语杀人,不见尸首,他还勉强能接受。

当场杀人,脑浆迸裂,就不是他能接受的了。

“好叫太尉知晓,非是职下操持不利。

如今建康府城近乎一片白地,唯有府衙跟几处大宅完好。

沿河木楼,百姓草屋,俱被金贼焚毁。

若不是为了驻军,只怕府衙跟大宅,也要被付之一炬。

太尉,职下进城之时,城内百姓不过数千。

如今百姓、军属都在营造房屋,实在是没有人手,维护城防。

府衙跟大宅,职下一处未动,全给太尉留好了。”

听了上官悟的回复,杨博这才放下手里葫芦金瓜。

这个理由算是可以免死的,只是这建康城防,对他而言实在是有些吓人的。

“太尉,从黄天荡抽调五千甲士,五万壮丁驻防建康即可。

介时,莫府山与建康城互为犄角,无虞城防失陷。”

怜悯的望着被杨太尉踩住肩头的上官悟,岳飞这边给了杨博后续的安排。

挞懒部援兵,数量不会太多,两万余甲士足以应对。

如果两万余甲士也应对不了,流民再多,用处也不大。

只要挞懒部敢于进入黄天荡战场,以万余甲士断后,岳飞有信心再打一次歼灭战。

“非是岳都统求情,定要将你打杀在这朱雀门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