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29章 压水井(1/2)

作者:晕奶
朱由检微微点头,目光在那几名西洋传教士身上停留片刻,随后对宋应星说道:“宋卿,既然你已将他们带出诏狱,想必他们有些过人之处?”

宋应星躬身答道:“回陛下,这些传教士虽因传教之事被拘,但他们在建筑、天文、数学等方面确有专长,臣以为,若能善加利用,或可为我大明新城的建设提供助力。”

朱由检沉吟片刻,点头道:“既如此,便让他们参与进来吧,不过,需得严加看管,不可让他们再行传教之事。”

“臣遵旨。”

宋应星应道。

随后,朱由检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了建筑学院的一间大厅。

厅内早已布置妥当,中央摆放着一座巨大的沙盘,沙盘上清晰地展示着固安的地形地貌,以及初步规划的新城布局。

宋应星上前一步,指着沙盘说道:“陛下,这是臣等根据固安的地形,初步规划的新城布局,和京城的布局类似,将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为皇宫、各衙门及官员府邸所在,外城则为百姓居住区、商业区。”

朱由检仔细打量着沙盘,问道:“内城与外城之间,如何划分?”

宋应星答道:“回陛下,内城与外城之间将建一道城墙,城墙高五丈,厚三丈,设四门,分别通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内城与外城之间,还会沿中轴线,建一条宽阔的御道,便于陛下及百官通行。”

朱由检点头,继续问道:“新城的供水、排水系统,如何设计?”

这次,宋应星没有答话,而是转头看向了冯巧。

早已辞去工部职事,现任建筑学院院使的冯巧,看到宋应星的眼神,当即会意,上前躬身道:“回陛下,关于新城的供水问题,可以从浑河和琉璃河引水,通过水泥管道,输送到城内各处。”

“排水亦可以通过水泥管道,经底下暗渠输送到城外河流的下游。”

朱由检嗯眼,有些意外道:“你们已经造出水泥管道了?”

冯巧笑道:“陛下,古人就有烧制陶管,用以排水的先例,现在有了水泥,只会更加的便利。”

“建筑学院浇筑的水泥管道,技术已经很是成熟,医学院那边就大量使用了水泥管道。”

朱由检这下更加的高兴了,君不见就算是在后世,许多城市每到雨季,都要面临城市内涝的烦恼,冯巧他们能够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可见是用心了。

当然,最让朱由检高兴的是宋应星、冯巧等人的主观能动性。

自己前世就是一个社畜,并不是理工科出身,一些发明创造,只能指望科学院这些人主动去发现,研究。

“卿等做的不错。”

“臣等不敢当陛下夸赞。”

众人赶紧躬身道。

宋应星又适时地开口,继续秉奏道:“陛下,新城最重要的就是供水和排水,排水的问题好解决,供水方面除了可以从浑河,和琉璃河引水外,还可以通过压水井进行补充。”

这两件事解决了,剩下的就是按部就班……”

“慢着。”

从宋应星的嘴里听到压水井三个字,朱由检一脸诧异的打断了对方。

宋应星已经到了嘴边的话,又被强行咽了下去。

“宋卿,这压水井是怎么回事儿?”

朱由检还真没想到这东西,大明北方现在正被干旱肆虐,如果压水井可用的话,那是不是可以缓解一部分旱情呢?

宋应星听朱由检问起压水井的事,转头对人群中的方以智道:“密之,你来和陛下说说。”

“是,祭酒。”

方以智上前几步,来到朱由检的面前,躬身道:“陛下,臣上次在南京时,见坊间有孩童,用一粗一细两根竹管相套,用来汲水,喷水……”

随着方以智的讲解,朱由检也是恍然大悟。

方以智说的,和后世的针管很像,或者说就是一样的东西,许多孩子玩儿水的时候,也会用到的单筒或双筒水枪水枪,也是同样的原理。

只是,方以智能够从这么简单的东西,想到压水井,朱由检只能说上天保佑。

亲切的拍了拍方以智的肩膀,朱由检环顾左右,笑道:“密之能够从稚童嬉戏中,研究出压水井,朕心甚慰,稍后朕要去看看,如果堪用的话,那山陕等地的旱情,想来可以得到极大的缓解。”

“若是堪用,朕定不吝赏赐!”

“臣谢陛下。”

方以智对自己的发明,很是自信,闻言信心满满的回了一句。

暂且将压水井的事放到一边,朱由检和宋应星等人,商议起新城的建造。

围着偌大的沙盘走了一圈,朱由检转身对宋应道:“宋卿,对新城的建筑用料,你是怎么想的?”

宋应星对此早就有了腹案,闻言回道:“陛下,对新城,臣的建议是,尽量少使用木料,多使用水泥和青砖。”

朱由检接话道:“就像是医学院和赛马场?”

宋应星一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大康王朝 毒液降临:我成了超级大反派 七零军婚:随军后她风靡家属院 大清悍匪 再顾如初,容少高调示爱 绝品保安 [快穿]渣男滚滚哒 我在乡村养条龙 闪来的宠婚:冷枭,别太坏 赶尸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