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此,还是忍不住问道:>
“当初怎么样?今日怎么样?”>
宝玉被她一训,顿时嘴一撇,有些委屈的道:>
“哎!当初姑娘才来,那不是我陪着玩笑?”>
一听这话,黛玉就想起自己刚来时候。>
他就摔玉,给自己个下马威。>
不由冷笑道:“谁稀罕你的玩笑?”>
“凭我心爱的,姑娘要,就拿去。”>
宝玉压根没发觉黛玉已经不高兴了,口中还说着自己的那点小恩小惠。>
“我爱吃的,听见姑娘也爱吃,连忙收拾的乾乾净净,收着,给姑娘送去。”>
说到此,还回忆道:>
“我们一个桌子上吃饭,一个床儿上睡觉……”>
这话一说,黛玉勃然色变。>
“住口!”>
当初要不是冯家哥哥以“礼”相抗,此时还不被这宝玉拿得死死的?>
黛玉俏脸含煞,冷声说道:>
“你若再说这等让人误会的话,以后咱们就当不认得彼此,可莫要再叫我了!”>
此时她已经有些不耐,可惜宝玉完全没有发觉。>
还沉浸在自我感动之中。>
“你忘了!你全都忘了!”>
宝玉听闻黛玉所言,顿时露出一副受伤的模样,又道:>
“你刚来这边的时候,丫头们想不到的,我怕姑娘生气,都替丫头们都想到了。”>
说到此,他一双大眼,眼泪汪汪,继续道:>
“我当时就想着,姊妹们从小儿长大,亲也罢,热也罢,和气到了儿,才见得比别人好。”>
黛玉此时已经有些无语,不想再和他废话。>
转身就要离开。>
“等等!你让我说完吧!”>
宝玉见她要走,顿时眼泪奔涌而出。>
黛玉听到他的哭腔,无奈的叹了口气。>
终究是亲戚,又是外祖母的心尖子。>
宝玉见她只叹气,但不走了,又阴阳怪气的道:>
“如今谁承望,姑娘人大心大,已不把我放在眼里。”>
说到此,又开始抱屈起来,道:>
“每每都视而不见,要么见了也不理的!”>
黛玉闻言,不由叹了口气,说道:>
“并非视而不见,也并非见了不理,我只望二哥哥能持礼,我这个做妹妹才不会躲你。”>
三押没能换来宝玉的理解,得到的只是不解。>
“持礼?你我才本该在里,却拿我当了外人!”>
宝玉只觉黛玉把他当了外人,满腹委屈的道:>
“倒是妹妹把外四路儿的什么宝姐姐、妙姐姐的放在心坎儿上。”>
说着,他一撇嘴,想要煽情,说到:>
“我又没个亲兄弟,亲妹妹……”>
说到这里顿了一下,黛玉就皱眉道:>
“若环哥儿和探春若听去,该是多伤心?”>
两人此时就站在探春屋外,这话自然是在提醒宝玉。>
但听到宝玉对贾环、探春的不认可。>
黛玉也觉心中发冷。>
一个连亲弟弟、亲妹妹都不认的人。>
该有多无情?>
可如此无情的人,却还在你面前说:他只对你最好。>
该有多可笑?>
黛玉一边说着,一边又摇头,口中还道:>
“我可和你不一样,我是认妙玉这位亲姐姐的。”>
对于有亲姐姐这件事。>
黛玉从开始的无所谓,到现在的无所不谈。>
一共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
甚至孤僻的妙玉,也开始对这个亲妹妹打开心扉。>
直让两人都暗自惊叹血缘的神奇。>
当然。>
也是两人都孤独太久的原因,才格外珍视这忽然多出来的血亲。>
可宝玉不明白黛玉所想,闻言还急道:>
“虽然有那两个,你难道不知道是我隔母的?”>
这话声音不小,黛玉已经看到探春就在窗口。>
可想要阻拦也来不及了,只能给宝玉使个眼色,口中还道:>
“二哥哥,我劝你莫在说这些浑话,凭白让人笑话了去。”>
眼见宝玉无视自己的眼色,黛玉又暗示道:>
“知道的,说二哥哥是在说同我多好,不知道,以为你六亲不认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