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059.春风不语……(4/6)

作者:不是老狗
《我不是潘金莲》这个故事讲的其实……挺辛辣讽刺的。

主角李雪莲和丈夫意外怀了二胎,李雪莲想把孩子生下来,于是和丈夫商量着假离婚。而离婚后俩人为了掩盖别人耳目,还故意分居,疏有往来。

结果李雪莲把二胎生下来找丈夫复婚的时候,忽然发现,丈夫竟然再婚了。

而她要求丈夫复婚的时候,丈夫却翻脸不认账,说什么当初是你要离婚的,离婚证也在。

还说什么“你真的是李雪莲?我看你叫潘金莲”。

原来,在和丈夫结婚时,她已经不是处女了。

随后,就以这个事情为引,开启了一场跨越二十年的状告之旅。

她告状,告丈夫假离婚。

可问题是,当初给他俩判离婚时,也是她一口咬定夫妻“感情破裂”,属于合法离婚……

其实凭心而论,这故事挺不错的。

刘振云的剧本很扎实。

无论是情绪,还是场景描述……或许因为太直白的原因,能让人很直观的感受到李雪莲心中那口憋屈的气。

但问题是……

这故事有问题啊。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而言,首先,你不遵守计划生育,动了小心思。其次,你这告状之下,牵连的很多人也都是无辜的。比如那个审判长……当初是李雪莲自己一口一个夫妻不合,感情破裂。结果现在她说是假结婚……放在李雪莲身上,虽然已经描述出来了当时她丈夫也同意了,确实是“假离婚”。

但问题是这种情况只有第四面墙外的观众,和夫妻俩知道。

其他人不知道。

许鑫把自己带入到了审判长王公道和老谷身上。

老谷只是履行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

夫妻来离婚,先调解,劝和。结果李雪莲自己一口一个感情不和……见劝不动,那就履行义务,办理了离婚手续。

结果过了一段时间,人家过来找,说自己有问题。当初她和丈夫是假离婚,自己的判罚失误……

这不神经病么?

这故事出问题的地方也就在这。

当然了,随着剧本的发展,他其实也看得出来……虽然不清楚小说里的内容,但剧本里,刘振云其实是想要批判一些东西,讽刺一些不可名状的一刀切一类的事情。

可……这同样也是许鑫最难受的地方。

这片子首先肯定不是个商业片。

这点倒是百分百肯定的。

可问题是……为啥这些老前辈,把所谓的“艺术片”上面都喜欢扣上批判的帽子?

好像必须得批判点啥,这片子的艺术性上才能升华一样。

这点在许鑫看来,完全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有点不伦不类,落了下乘。

刻意引导的味儿太重了些。

所以,这片子在他看来有些割裂。

故事性很好,可问题是……这片子表面上看上去,像是为妇女发声,但实际上走的还是讽刺的路线。

这就很做作了。

夹带私货的味道太明显。

先不提审核尺度能不能过,这剧本里,刘振云透露的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他就不喜欢。

剧本里,李雪莲用强盗逻辑裹挟着所有人往前走,蛮不讲理。

内核里,剧本同样有着很浓郁的第五代风格,尤其是在这个审核尺度逐渐收紧的年代,还喜欢用一种官员依靠刁民来自我反思的桥段……看的许鑫真叫一个蛋疼。

剧本明明不差,但这故事性……

“呼……”

他放下了剧本,想了想,直接来到了电脑前。

打开了文档后,开始敲键盘:

“冯导,剧本我已经看完了。说一下我自己的观点,您参考。

首先我觉得这是个很棒的故事……”

……

中午12点半。

准时开饭。

杨蜜尝了一下羊肉汤的汤头后,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妈,下面吧。我喊他去。”

她一路来到了老公的工作室里,发现茶桌上没人。

往电脑那屋一瞅,就见老公噼里啪啦的正打字呢。

于是放慢了脚步走了过去。

没吭声,想看看他在写啥……

【事不在小,以小见大。这点刘老师的立意是好的。但问题是李雪莲这件“小事”中被赋予了一种原罪。人设有种让观众无法理解的先天缺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