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99章 结盟(1/2)

作者:子率以正
但有道是屠龙者终成恶龙。

谷梁学派取代公羊学派之后,也对大唐的文化,教育资源形成了垄断。

甚至连官场,也被世家所垄断。

现在崔慎旧事重提,便相当于要重走谷梁学派的老路,这何止是格局远大?

这更是一场豪赌。

赌赢,便如李让所说,天下人所学的,都是清河崔氏的学问。

崔氏哪怕覆灭了,百世之师的名头也不会倒。

甚至极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孔氏。

但赌输,天下世家,必将对崔氏群起而攻之,因为崔氏不仅背弃了自己的阶级和立场,更是掀掉了世家吃饭的桌子。

这样的事情,就连李世民都不敢干。

李让死死的看着崔慎,问道:“这是你的主意,还是崔氏的打算,崔氏不怕被全体世家唾弃吗?”

崔慎直视着李让的双眼,缓缓说道:“陇西李氏覆灭之时,我崔氏便已经预料到了大唐将迎来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陇西李氏的下场,让我崔氏意识到世家也不是无敌的,在天下百姓面前,世家若是做得太过,同样是一叶扁舟。”

“更不要说,活字印刷术和新式造纸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千金易得书籍难寻的局面。”

“大势倾轧之下,我世家若是不做出改变,恐怕也难逃覆灭之局,我崔氏若是不想走上公羊学派的老路,唯有改变,唯有变革。”

“我崔氏大儒苦思冥想之下,唯一想到的破局之策,便是将我崔氏彻底送上神龛,唯有成为圣人,崔氏才能在历史长河之中长久的传承下去。”

“至于其他世家,乃至于各家王朝,在保证我崔氏的家族传承面前,也不过是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而已。”

说到这里,崔慎不由得顿了顿,话锋一转道:“在下记得,曾经李世兄对莒公说过一句话,原话是死道友不死贫道,说句实在话,对于这句话,在下一直深以为然。”

听完崔慎的长篇大论,李让不由得瞪大眼睛,呼吸更是陡然粗重起来。

因为他发现,世家唯一能够长久传承下去的法子,竟然真的被崔氏找到了。

更关键的是,这个法子,本来是他准备用来传承侯府的路子。

没错,这也是他早就想好的法子。

甚至,这样的事情,他早就已经在做。

他献上活字印刷术,新式造纸术,以及劝说百家出山建立书院,这些事情,都是为了让侯府能够一直传承下去。

这些东西,不会对阶层的固化起到什么推动作用,反而会使得阶级的壁垒更加容易打破。

李让要做的,就是用他从后世带来的学问作为侯府的立身之本,然后以侯府为源头,将这些学问广传天下。

届时,天下读书人皆要受侯府恩惠。

用崔慎的话来说,这就叫香火情。

正如孔子传道天下,被后世读书人尊为至圣先师一般。

而现在,崔氏竟然也要走这条路。

看着李让惊骇的样子,崔慎也不意外,他淡淡地开口道:“李世兄,这个世界上,没有能够永远传承下去的王朝,也没有能够永远传承下去的家族,但可以有永远传承下去的家族,我知李世兄学究天人,若是李世兄愿意与我崔氏联手,以我崔氏深厚的底蕴,教化天下并非难事,李世兄不妨考虑考虑。”

“不用考虑了,我答应!”

李让毫不犹豫地点头应下。

这样的事情,他没理由不答应。

他创建书院也好,撺掇李世民设立大唐人民日报也好,本身就是在为这件事情做准备。

现在既然崔氏主动邀请,以崔氏的底蕴作为传播方式,他完全没有理由不答应。

如崔慎所说,这本来就是朝廷和他以及崔氏还有天下读书人都能得利的事情。

至于做这件事情要承担的风险和付出的代价,李让完全不担心。

死道友不死贫道这句话,放在任何时候都适用。

有崔氏加盟,有朝廷做靠山,若是还不能应对世家的反扑,他这个侯爷也就没必要当了。

见李让点头应下,崔慎脸上也不由得露出笑容。

他从怀中掏出一小块铭牌,递给李让,笑道:“李世兄,此为我崔氏信物,既然李世兄愿意同我崔氏合作,那便是我崔氏的贵客,持此名牌,李世兄可任意出入我崔氏所属的任何场所。”

李让接过古香古色的铭牌把玩片刻,也从腰间解下一块暖玉递给崔慎,淡然道:“持此玉,崔氏可调动侯府麾下任何地方的商队,为崔兄保驾护航。”

交换完信物,就代表两家人的结盟正式生效。

二人收好信物,相视一笑,李让道:“崔兄现在可以说第三件事情了!”

崔慎也不扭捏,直言道:“这第三件事情嘛,便是替在下的老师发出邀请,请求李世兄出任我大唐百川书院文院大祭酒一职。”

“文院大祭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