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0章 戚氏王瑛(2/3)

作者:望穿世界的心
还,后渐成常驻武官。总兵的品级相当高,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司令员。

戚继光能娶到王氏属于高攀了,此外王氏是真正的将门虎女,年轻的时候拜过名师,得到真传,武功比戚继光还厉害,经常以切磋的名义教训戚继光。野史记载王氏“威猛,晓畅军机,常分麾佐公成功。”

戚继光之所以能功成名有一半功劳自身素质硬,另一半功劳靠两个人的支持。一个是首辅张居正,另一个就是王氏。

戚继光起家的戚家军靠得是王氏的嫁妆才拉起来的,据说,当时戚继光与王氏为了编练戚家军,日子过得非常拮据。

有一次戚继光买了一条鱼,王氏早晨将鱼做好后,给戚继光端上了餐桌。戚继光一看,见只有鱼头,以为王氏已经将鱼肉吃了,心中不悦,但没有吭声,默默地将鱼头吃了。

中午时,王氏又给戚继光端上了鱼尾。戚继光心想,这一定是王氏将鱼的中间部分吃了,只给自己留下了鱼头和鱼尾,便埋头将鱼尾吃了。到了晚上,王氏将鱼腹端上,戚继光这才知道,妻子一点鱼肉也没吃,不由大受感动。

台州战役,戚继光率部在外抗击倭寇。王氏与戚家军家属居住在新河城。大批倭寇忽然突袭而来,由于城内守军很少,成内众人万分惶恐,值此情势危急之下,王氏临危不惧,动员全城女人孩子穿上戚家军军服立于城上,倭寇首领误以为戚家军主力在城内仓皇而逃,王氏上演了一出明朝版的空城计。

王氏有能力有魄力,对戚继光又体贴,倾尽所能支持其事业,按道理说戚继光能娶到王氏算得上三生有幸。但是王氏同时是个很有理想的女子,信奉一生一世一双人,哪怕自己生不出儿子,也坚决不让戚继光纳妾。

性情耿直、宁折不弯的王氏可以算得上是明代女权主义先行者,可惜错生了时代,若是放在现代绝对是国民老婆的最佳人选。

其实对于王氏戚继光亦是非常尊重的,凡事对其礼让三分,由于王氏一直随军,名将戚继光便有了惧内的响亮名头。民间故事中的“马杀鸡”和“请夫人阅兵”便由此而来。

在封建礼教盛行的明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于是为了生儿子戚继光只能瞒着王氏偷偷地在外面纳妾。起初戚继光确实为了生儿子,这也是王氏发现戚继光纳妾后高举轻放的原因。

可在妾氏陈氏、沈氏先后为戚继光生下儿子后,万历三年戚继光又乃杨氏,这在王氏看来,戚继光的行为是对他们爱情的背叛,这也为王氏在戚继光晚年离开他埋下了伏笔。

大丫鬟王兜儿在前面走着,跟在其身后的戚继光再三思考,亦没有发现最近哪里得罪到王氏,但是戚继光心里却是愈发忐忑起来。

果不其然,大厅上方,王氏又穿上她的银鳞山纹甲,手握血凤偃月刀端坐在主位上,听到动静,睁开丹凤眼,还未开口,戚继光便狗腿般小跑到王氏跟前谄笑道:“今日何事,让夫人您如此盛装等待?”

王氏猛然起身,用力将血凤偃月刀的刀柄在地砖上一磕,吓得戚继光立马跳到一边,王氏面容严肃道:“尔跳到一边是何意?”

“夫人威武不减当年,为夫乃是被夫人英气所摄,故此而已。”戚继光赶紧送上一句彩虹屁给王氏,生怕晚了自己遭遇不测。

“哼!油嘴滑舌,嘴里没有一句真话。真要是被妾身所摄,四年前又怎么会偷纳了杨氏?在大明纳妾是要知会正房的,尔一而再三私自瞒着我纳妾,心里可有真正把我当做夫人看待?”王氏丹凤眼一眯,摄人心魄的寒芒让戚继光不禁打起鼓来。

“四年前的事你是知道的,我被属下算计,酒后要了杨氏身子,没想到杨氏便怀上兴国,吾不能让戚家子嗣流落在外,故此才纳了杨氏。阿瑛!尔乃是吾明媒正娶的妻子,吾能有今日成就,夫人占了大半功劳,吾向来对夫人你敬重有佳,又怎么敢不把您当做夫人看待。”戚继光右手直摆,脸上带着拘谨的笑容,哪还有一丝在外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名将形象。

“说得比唱得还好听,记得当年谁在吾面前信誓旦旦说今生有吾一人足矣的,若是食言,便死于此刀之下。戚大都督,今日是否该饮刀自刎?”王氏眯着眼睛猛然睁开怒视着戚继光,将手中的血凤偃月刀架在戚继光脖子上,大有一言不合便斩下去的意思。

王氏一句话说得戚继光哑口无言,同时又被吓得胆颤心惊。但是作为名将的戚继光最擅长的便是临机决断。

“夫人且慢,如今人世间有灭世危机,还望夫人允许吾留下有用之身,上报君恩,下保黎民。待荡平寰宇,封荫妻子后,再履行对夫人誓言不迟。”戚继光豪气干云保证道。

“吾记得当年尔是说留下有用之身剿灭倭寇,荡平寰宇?世间那么大,恐怕尔到死亦做不到吧,尔就是个贪生怕死的小人,吾当时怎么瞎了眼放着公候子弟不嫁,嫁给了你这个负心汉。”王氏根本不吃戚继光义正言辞这一套,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