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以派回郡王府只呆了半个时辰就匆匆离开。>
走的时候,身上两万两银票已经变成三万两,还多了一份朱寿镛已经写好的奏折。>
但他并没有直接去兖州鲁王府。>
手里的银子还差两万两才到五万,自己身上还剩不到一万两白银,意味着他必须在短时间内凑够一万三千两白银才能解决眼前的麻烦!>
思来想去,能立刻拿出这么多银子的对象只有鲁王。>
以朱以派跟鲁王现在的关系,借个两万两白银都没问题。>
但他并不打算这么做。>
人情债是最难还的东西,自己遇到困难就向鲁王开口求帮忙,也会让他看低自己。>
按照历史发展轨迹,现在的鲁宪王要到崇祯九年才会死掉,然后老爹朱寿镛才成为新一代鲁王。>
意味着自己还要跟他打九年交道,一旦被对方看轻,今后再跟他谈判做生意时就很难掌握主动权。>
他打算先去一趟金山卫,精盐作坊已经生产出来的精盐全部送到鲁王府,通过交易凑齐自己急需的一万多两白银。>
朱以派快马加鞭,只用一晚上就杀到金山卫,直奔精盐作坊:“陈主事,作坊里已经生产多少精盐,全都报给我,本世子有大用!”>
“一千三百五十六担!”陈忠脱口而出。>
“兖州府过来的流民一开始熬盐,精盐作坊的产量就开始成倍增加!”>
“卑职知道世子急需精盐弥补损耗,特意让盐工们连夜生产精盐,这段时间每天的精盐产量都超过一百担!”>
“要是您不是特别急,卑职有信心在今天天黑前给您凑齐一千五百担精盐!”>
“没时间了!”朱以派果断摇头!>
“立刻分三百担精盐出来装车,剩下的精盐全部装上卫军刚刚缴获的福船,挂上倭寇的旗子,沿海岸朝兖州府方向前进,我会派人去海边接应!”>
“从陆路运输的精盐装上大车就跟我出发,直奔兖州鲁王府,中华标行安排人手进行沿途护卫。”>
“如果我们能在三天内赶到兖州鲁王府,事成以后参与护卫和运输的每个人都赏银五两!”>
“四天内赶到兖州鲁王府赏银四两,五天内赶到兖州鲁王府赏银三两,六天内赶到的话赏银二两!”>
“要是六天以后才赶到兖州鲁王府,没有赏银!”>
陈忠一看朱以派表情就意识到这件事儿非常重要,赶紧领命:“卑职现在就安排……”>
“保证半个时辰内装车完毕,参与护卫的标行一到位就能出发!”>
朱以派没跟运输精盐的车队一起跑路。>
带着几个护卫,骑快马直奔青云寨。>
第三次进入青云寨的感觉比第二次进入青云寨更好。>
偌大的寨子已经有模有样,更像是一个军营,几百个匪兵聚集在演武场上训练。>
山寨后面,大片的荒山已经被开垦成良田,还有好多流民分散在荒山上继续垦荒!>
“老秦,山寨好像又多了不少人?”朱以派看到秦旭就一脸期待问。>
秦旭赶紧报告:”世子爷英明!”>
“您走了以后,卑职又攻下两座山寨,俘虏两百多个匪兵和四百多个老弱妇孺。”>
“经过动员,这两个山寨一共有153个匪兵通过审核加入青云寨!”>
“现在的青云寨一共有416个战兵,除了外面巡逻的,剩下三百六十多人全在演武场练兵!”>
“卑职还在两个山寨缴获大量武器跟物资!”>
“除了冷兵器,有28杆火绳枪可以继续使用。加上我们本来的火绳枪,现在已经有两队将士装备火枪!”>
朱以派听得连连点头,要不是这里人太多,他已经高兴得笑出声来了。>
继续问:“武器作坊怎么样了?”>
“缴获的那些火绳枪参差不齐,再好用也不长久,射程还很短,比不上咱们自己足料打造出来的火绳枪!”>
“必须给大家换装成我带过来的那种火绳枪,部队面对鞑子弓箭手和朝廷火器部队时才能压着他们打!”>
秦旭立马报告:“世子爷,说到这个,卑职还要报告您一个好消息!”>
“卑职攻打雄关寨时找到七八个会打造火枪跟火炮的工匠,卑职缴获的火枪基本都来自雄关寨。”>
“那些工匠全部来自京师匠作营。”>
“听他们说:京城匠作营全都控制在东厂太监手里,那些太监不懂生产,只想捞银子!”>
“好多厉害的工匠因为活不下去而逃离匠作坊。”>
“可笑的是:那些监管太监不仅不阻拦,反而让他们逃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